重新審視自身的居住環境,保持自由的留白空間。
追求理想的簡單生活,足以改變生活的 7 個想法
#1 放下過去的執着
依戀過去的事物,即使不會再用的東西,還是一直保留,不知不覺間就放了幾十年。由現在開始,對自己的人生重新規劃也不遲,改變別人不容易,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。不如由一個抽屜開始,把需要整理的物品通通拿出來,由整理一個抽屜開始,再慢慢延伸到其他範疇,好好整理自己的人生。

#2 斷絕無謂的事物
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,絕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事情上。有負面情緒或不愉快的心情,也要找一個適合的宣泄渠道,不要一直抑壓自己的內心感受。尋找傾訴對象,即使對方不一定可以為你解決問題,只要把內心想法說出來就可以解決大部份的心結,與此同時,也可以釐清思緒。因為好好照顧自己,這樣才有能力照顧其他人。
#3 重視品質多於數量
丟東西時,你有發現可以隨手丟掉的都是便宜貨?
因為便宜所以買,結果卻第一時間被捨棄了,如果當初就知道,或許寧願買一件真正喜歡的東西,也不會買十件便宜且強差人意的東西。事實上,你值得擁有和使用高品質的東西。
#4 避免衝動購物
即使有能力亂花錢,也不應該亂買。與其買一堆不必要的物品,不如只買日常生活的必需品,因為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比想像中少。

#5 不將就
現在用不到,可能將來有用?
事實上,將來也不會用。用不到的物品只會在家中積灰塵,打掃也變得麻煩。反過來說,如果物件經常使用可以發揮其價值的話,就是合理的物慾,這個情況就不需要斷捨離。
#6 數位斷捨離
在現代社會中,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,例如智慧型手機、電腦、平板⋯等,每天花大量時間關注別人的生活,卻沒有好好正視自己的事情。與其煩惱自己沒有的,不如珍惜自己擁有的,以及有能力獲得的一切。
你有夢想嗎?開始實行了嗎?
#7 物品減量
盡量減少物品數量,不必設限。
舉例來說,看到別人自稱只有〇〇件衣服、〇〇件家具⋯等,就是與自己無關事情,不必放在心上。但是物品減量這回事,是梳理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,釐清什麼事物才是你真正重視的。
事實上,因為減少不必要的事物,才有培養興趣愛好的能力和時間。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,你所學到的知識,別人也無法從你身上拿走。不如通過閱讀或親身體驗,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才能,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職場競爭力。

以上,就是實現零雜物生活的 7 個想法。
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『生活的基本』最新實用資訊,每逢星期五 8:00AM 更新。傳遞整理的價值,致力推廣極簡生活,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,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