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論多麼愛惜易潔塗層,只用木製鍋鏟、凍鍋凍油、只用小火…等,不足半年就開始輕微刮花,要立即更換。即使刮痕多麼細小,也會釋出有害的化學物質。頻繁更換易潔鑊也不是辦法。直至數年前,開始轉用其他物料的煮食用具,發現鑄鐵鍋和不鏽鋼鍋的好處,使用了數年不長也不短,也許是時候談談使用心得。
試過就懂!目標是不再依賴易潔塗層的廚具
已經用習慣的易潔塗層,卻決定轉用鐵鍋的契機
對於新手來說,易潔塗層的廚具比較容易掌握,可以專注於認識食材和掌握用量。雖然塗層的使用壽命短,只要不是每天使用,大約可以持續使用數年。
直至疫情期間,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增加親自下廚的機會,廚具幾乎每天都會用得到,曾經不足半年就要買新的易潔鑊。即使嘗式用陶瓷塗層,甚至幾個月就用不了。
及後,得知琺瑯鑄鐵鍋可以用一輩子,甚至代代相傳,我才發現易潔廚具的歷史很短,對人體的影響也還不清楚,很有可能釋放致癌物質。「到底要不要繼續用易潔塗層」的想法一直在腦海中浮現。
仔細比較後的最後決定,就是選擇沒有塗層的。
不同材質鐵鍋的使用年資:
- 鑄鐵鍋:Le Creuset 琺瑯鑄鐵鍋(2021/8~)
- 熟鐵鍋:YOSHIKAWA 吉川鄉技熟鐵鍋(2023/3~)
- 生鐵鍋:Lodge 鑄鐵鍋(2023/5~)
- 不鏽鋼:MIYACO 宮崎製作所 GEO(2024/12~)
與其讓有害物質長期停留在身體,沒有塗層的廚具更好。而且用鐵鍋烹調的食物更好吃。
相比易潔塗層,鐵鍋的使用方法完全不同,需要由零開始學習。幸好的是,用習慣後愈用愈好用。
不能煮酸性食物?
說實話,有一次我也忘記熟鐵鍋不能煮番茄,竟然煮了番茄炒蛋。煮出來很好吃,可是清洗的時候才發現熟鐵鍋有一部份變成銀色。那是 Yoshikawa 吉川日本製玉子燒鍋,幾乎每天都用,直至出現孔蝕。但是,鐵製品不容易用壞,即使一次半次煮過酸性食材也不要緊,再養鍋就沒問題。詳細的開鍋養鍋方法可參考另一篇文章。
空燒怎麼辦?會沾鍋嗎?
不可以長時間空燒。如果沒有好好顧火、以為已經關掉煤氣結果還在燒…等等,鍋具過熱導致食材容易燒焦,也變得很難清洗。正確使用方法是空燒數分鐘作為預熱,熱鍋冷油,只要控制火候就不會沾鍋。
我都用什麼尺寸的鐵鍋?
我最常用的是 18cm 吉川的日本製方形玉子燒鍋,以及 24cm 的 LC 媽咪鍋。至於 Lodge 的 26cm 鑄鐵鍋,偶爾煎牛扒就會拿來用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鐵鍋,可以考慮家庭成員的人數,2~3 人家庭適合 22~26cm,4~5 人家庭適合 28~32cm。如果是獨自生活,也可以選 16~20cm 鑄鐵鍋製作一人份料理。當然,還要考慮鑄鐵鍋的重量。
Le Creuset 媽咪鍋好用嗎?
雖然有好幾個不同尺寸的琺瑯鑄鐵鍋,黑色和淺色內鍋都有,可是最常用的還是 24cm 媽咪鍋。作為深炒鍋,它的煎炒的能力非常出色。可能你也試過,用平底鍋炒飯總是把食材弄得到處都是,可是深炒鍋的弧形,也有高度,而且不太容易彈油,除了煎炒之外,所以我也常常用來炸雞塊。說到養鍋,媽咪鍋卻不太好養,偶爾也有蛋白質沉澱。
用過哪些鑊鏟?
無印良品的不銹鋼鑊鏟、LC 的木製湯匙和湯勺…等,都是目前常用的煮食工具。以前也有無印良品的矽膠烹調匙,可是鐵鍋加熱後非常高溫,即使矽膠耐高溫,但是仍然會熔化。雖然矽膠烹調匙的人氣相當高,後來我也不再用。到了現在,不銹鋼鑊鏟只用於生鐵或熟鐵,木製廚具就適合用於任何鍋具。
鐵鍋用多久要換新?
基本上,只要沒用壞就可以一直使用。鑄鐵鍋、生鐵鍋、不鏽鋼…等材質可用很多年。熟鐵鍋雖然傳熱快,但是它的缺點是會出現孔蝕,受損的部份將會不斷擴大,直至破損導致滲漏,孔蝕的部份也很容易生鏽。不過,只要沒有滲漏就可以繼續使用。話雖如此,熟鐵鍋的使用壽命仍然比易潔塗層更長久。
以上。
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『生活的基本』最新實用資訊,每逢星期五 8:00AM 更新。傳遞整理的價值,致力推廣極簡生活,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,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。
延伸閱讀:
- 從開鑊到養鑊,鐵鑊的完全活用術:「沒有塗層不會釋出有害物質。」
- Le Creuset 鑄鐵鍋簡單上手!黑色內鍋、淺色內鍋的分別,以及使用鑄鐵鍋的大小事
- Instagram Reels:斷捨離後不再做的 5 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