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匆匆忙忙地準備,經常在最後一刻衝出門?要擺脫目前的困境,你需要建立有效的晨間習慣,提升工作效率和專注力,在早上起床的一小時清空思緒、切換狀態,正是你不可不知道的生活實踐術。
![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](https://www.basicand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25/02/grid-thumbnail_459.jpg)
晨間習慣 Challenge !重新審視生活習慣的對策
有意識地建立晨間習慣,提升深度工作力
早上起床後的幾個小時,通常是一天之中工作效率最高、專注力最強的時間,可是我們經常花太多時間看手機,用貪睡模式再睡一會兒,甚至覺得起床很困難而一直賴在床上。
要建立晨間習慣,不一定要寫很長的清單。起床後的黃金時間立即轉換心情,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,而不是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自己的行動。所以利用早上的時間,讓自己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。
最近再看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》這本書,發現受訪者們的共通點:
- 日常作息:大多數是早起的晨型人,拒絕用貪睡模式。很早睡。
- 飲食習慣:普遍有吃早餐的習慣。通常自己下廚,並且沖煮咖啡或茶。
- 電子產品使用:不太依賴智慧型手機,幾乎不需要應用程式或科技產品的協助。
- 運動:拉筋伸展、跑步、重訓、游泳…等,保持恆常運動的習慣。
- 其他:冥想。寫日記。經常閱讀書本或報章。規劃待辦事項,並且排定優先次序。不會起床後立即回覆電子郵件。
這本書有很多名人訪談,除了品牌背後的有趣故事,也分享不同晨間習慣。了解他人的生活習慣很有趣,重要的是不必照單全收。作為參考,並且思考適合自己的晨間習慣就可以。
「故態復萌,再也回不去了」是許多人之所以放棄晨間習慣最常見的原因。不時想改變習慣是很正常的事,不過這些改變必須出於你的個人意願、符合你的個人原則。若早上發生了什麼非處理不可的意外,一定要好好面對、妥善應付這些突發狀況,以確保接下來一整天無須忍受不必要的煎熬。
早晨常規實踐!咖啡愛好者的日常習慣清單
以我來說,因為起床後一小時內不可以進食,所以要善用這段時間。早上吃過甲狀腺藥後,還要空腹一小時。在這段時間可以做的事情比想像中多。
我的早晨常規會視乎情況而改變,近期比較關注個人健康和家居整理方面。
早上起床後的一個小時,有效的晨間習慣:
- 拉筋:透過拉筋伸展身體,好讓身體切換狀態。
- 服藥:需要空腹服食甲狀腺藥,待一個小時後再進食。
- 音樂:播放輕柔的咖啡廳風格歌單。
- 閱讀:每天早上閱讀 15 分鐘。
- 整理:以拍照方式客觀審視家居,描繪整理計劃。
規劃整理計劃的同時,我也會開始準備早餐:
- 早餐:沖泡美式咖啡,再準備一份輕食料理。
- 整理:吃過早餐後立即清洗碗盤,打掃整個廚房。
- 寫作:撰寫部落格文章。
有時候早上會感到肚餓,可能早一點開始準備,好讓自己起床後一小時立即進食。
通常我的早餐有麵包或鬆餅、炒蛋、香煎酥脆培根,再加上一杯美式咖啡。炎熱天氣會改喝冰的美式咖啡。作為自媒體創作者,吃過早餐後我會花一點時間進行寫作。然而,只要靈光乍現,任何時間都是適合寫文章的好時機。
如果前一晚洗了衣服並且晾乾,翌日早上會把衣服掛進衣櫃。遇上潮濕天氣時,到傍晚再整理也無妨。
當你接納這些不完美、不理想的狀態,並調整自己以適應當下環境,你就是在為晨間習慣打預防針,這樣下次發生同樣的情況時,習慣本身不但不會失控、脫離常軌,反而還會越來越強壯。
以上。
密切留意生活風格媒體『生活的基本』最新實用資訊,每逢星期五 8:00AM 更新。傳遞整理的價值,致力推廣極簡生活,提倡為日常注入美學,與你分享日常生活靈感。
延伸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