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捨離是反覆練習的過程,反覆斷絕不必要的東西,練習捨棄不必要的物品,同時是整理自己內心的過程。邁向簡單生活要養成整理的習慣,要形成習慣需要時間慢慢養成,還要有耐性和堅持的信念,定期檢視自己擁有的物品養成整理的習慣。接下來的 30 天,我們一起這項斷捨離挑戰,練習告別不需要的物品,改變以往追求物質的生活模式⋯
標籤:簡單生活
提倡「斷捨離」的山下英子首次公開居住環境,在這本書中帶讀者參觀她的斷捨離日常空間,相比列條式的《斷捨離》和《斷捨離流》的手把手教學,我對作者的生活質素更感興趣。「『內部收納占七成,外部收納占五成,展示收納占一成』,7:5:1是最理想的比例。」是我最深刻的段落,把所擁有的物品以商店展示的方式陳列⋯
你也想實行簡單生活嗎?說起來,讓我開始極簡的契機,大概是接觸到山下英子的斷捨離理念:斷絕不需要的東西;捨去多餘的事物;脫離對物品的執着。在自我對話過程,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,重新找回對自己重要的事情和生活方式,因為這一個過程讓我對自己有很深的了解。擁有大量物質也無法感到幸福,應該更重視自己的生活,把物品送出⋯
《無印良品的整理收納術》的作者梶ヶ谷陽子是Housekeeping協會認證的最高等級整理收納師,該協會是日本廣為人知的機構之一,這本書亦是我第一本接觸有關整理收納的書籍,是非常實用的無印良品收納指南。這本書啟發我把物品正確分類,讓我開始理解擁有大量物品卻不使用其實是不斷造成浪費,並且可以活用很多整理收納術。
整理收納不止是排列物品,或者移動物品,更重要的是審美眼光,將設計美學的「留白」、「對齊」及「平衡」融入家居空間,把整理收納推至另一個層次。至於設計這回事,只要根據黃金比例也可以做到,非常簡單,在這篇文章將會一一與你分享。每一件物品,都要有自己的固定位置,相同種類要集中收納。簡單來說,就是把物品分類,按照物品的⋯
「家中雜物堆積如山,物品還堪用,覺得將來可能有用一直捨不得丟,地板上也放了很多東西…。」這類煩惱很常見。大部份品牌企業的常用手法,就是創造市場需求,再通過廣告推銷牽動消費者的購買行為。斷捨離是一種生活哲學,需要持續學習,並且透過精準購買提升生活質素,甚至輕鬆整理日常家事。接下來,不可不知的 5 個意識消費關鍵⋯
整理收納其實沒想像中難,自學快速上手,就要選擇適合的工具書。在閱讀的過程中,重新審視生活所需,告別過往的不良習慣。以下與你分享 3 本書,由專業人員手把手傳授整理收納及理財技巧!梶ヶ谷陽子是一位整理收納師,獲得 Housekeeping 協會的最高等級認證,這間協會是日本其中一間最大規模的機構。她把自己的整理⋯
便宜很划算?文案總是寫得很動聽?常常沒想太多就買一堆東西,也無法壓抑物慾。到底影響消費行為的關鍵是什麼,將會在這一篇文章與你分享,還有 3 個理性消費方法,絕對是提升消費意識的好辦法!我們的日常消費行為,其實和行為經濟學有重大關係。如果想買的商品賣 HK$499,當刻沒有買,然後走到另一間商店,發現相同商品卻⋯
怎麼斷捨離?家中物品太多卻捨不得丟?無論是生活模式或收納方式,變得習以為常、理所當然…,明知道雜物一直堆積但是已經成為習慣。如果想要實行簡約生活,不如練習告別無用的物件,重新定義自己的生活。過量的物慾,需要付出很多代價。舉例來說,每一次打掃家居都很麻煩,挪動物件、移動位置…,結果愈來愈不想整理家居,居住環境愈⋯
房間很亂卻不知如何整理?椅子總是堆滿衣服?要開始斷捨離往往不容易,因為需要持續執行,透過整理物品由物質層面以至心靈層面,為自己帶來正面影響。選擇實踐極簡生活,把大量多餘的物品清理的同時,我們也在整理自己的內心,告別屬於過去的事物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打開 Facebook 或 Instagram 關注別人的生活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