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法控制衝動消費?對家中雜物感到無所適從?即使不太擅長收納,或者整理家居實在太累,也可以由理性消費開始作出改變,減少雜物所帶來的心理壓力。接下來分享低物慾生活問與答,或許可以幫助你向前邁進,讓生活煥然一新。斬斷對物質的慾望,並不是抑壓自己的慾望。簡單來說,只是不需要過多的物質,也可以感受到幸福,重點是分清楚⋯
標籤:斷捨離
去年的 180 日不消費計劃早就結束了,到了現在才寫好這一篇回顧文章的原因,由於計劃快將結束時把行動升級,立即進行了一場大規模斷捨離。這篇文章會先回顧不消費挑戰的目標與計劃,然後再分享最近的斷捨離成果。去年訂立的 180 日不消費挑戰,已經結束了一段時間,是時候談談這次的心得。在正式開始之前,訂下可買與不可買⋯
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,我們的生活幾乎被無數的通知、應用程式和社群媒體所佔據,由於智慧型手機從不離手,產生過多的資訊和不必要的干擾,讓人感到疲憊與焦慮。為了擺脫被數位世界綁架的情況,選擇實踐數位極簡,才找回了內心的平靜與專注。在這一篇文章,分享一些實踐數位極簡的方法,希望能為你帶來啟發。
重新調整生活步調。好好照顧自己,才有能力照顧身邊的人。一直以來,我都不願意下載抖音和小紅書,有很多短影片或自媒體為了增加網絡流量而不惜一切,負面新聞也經常出現。不如在 YouTube 主動搜尋一些想看的內容,舉例來說,Jenna Phipps 在頻道上分享購買一座廢棄獨立屋後,用兩年時間親手重新裝修的計劃。說⋯
想要私人空間,還是不用做家務?沒有家務助理能否兩全其美?在日常生活中,沒有私人空間是相當嚴重的問題,無論在工作期間或回家休息,都感到非常壓抑,沒有喘氣的空間,思前想後到底應不應該搬出來住。只要釐清自己想過怎樣的生活,就可以用全新的心情展開新生活。
在物質過剩的社會,我們常常被過多的物品和資訊包圍,無論是家中堆積如山的雜物,還是內心無法釋懷的情緒,都讓人感到壓力倍增。斷捨離作為一種生活哲學,提供了我們一條通往簡單生活的道路。透過整理居住環境,我們不僅整理物品,更能整理內心,找到屬於自己的平靜與自由。在 2017 年,因為《無印良品的整理收納術》這本書讓我⋯
斷捨離、意識消費、低物慾…,這三件事是朝向極簡生活的重要關鍵。極簡生活這件事對我來說,是以最低限度的物品過生活,並且用心追求美感。舉例來說,不再亂買一堆價值低品質差的東西,不如把那筆預算儲起來,購買真正喜愛的東西,選物可以反映自己的個性。開始極簡生活後,面對過去收集而來的所有東西,捨棄不必要的人與事,最後保留⋯
每年春夏,植物開始發芽且快速生長,近年來觀葉植物的數量雖然沒有增加,植物不斷生長,它們的體積愈來愈大,家中的氛圍和幾年前有所不同。上一篇植栽觀察日記,分享了由種子開始種植火焰樹,除了火焰樹外,事實上家中還有很多不同的觀葉植物。到了 2024 年,是時候談談目前擁有的植物種類和數量,透過相機鏡頭紀錄植物的光景。
家中有大量膠袋和紙袋?實踐垃圾徵費,在超級市場購買拿到的膠袋不能再當作垃圾袋?垃圾徵費延至今年 8 月 1 日正式實施,雖然早在膠袋徵費,帶回家的膠袋和紙袋的數量明顯減少,可是仍然堆積過量,根本用不完。如果不想被徵收額外費用,不如由現在開始,反思過去習以為常的生活習慣,這一篇文章和你分享有效處理方法。
與其分享家居整理,經常將整理收納的過程紀錄下來,不如紀錄生活細節更人性化,這是我最近常常寫生活回顧的理由。數位斷捨離,已經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,雖然之前很詳細撰寫過數位斷捨離文章,接下來也分享近期的數位極簡心得。農曆新年不一定要買年花、放全盒⋯等,尤其近年已經不再吃巧克力,糖果和餅乾這些零食很少吃。事實上,有一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