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始極簡生活以來,我也沒有確實計算物品數量,因為每一位所重視的東西各有不同,即使訂立物品數量上限,買一件丟一件,反而有減物的壓力結果為丟而丟。為了避免這個情況發現,所以我只是控制收納範圍,既然執行書本斷捨離已接近一年了,現在決定要計算紙本書數量,總結成果。
標籤:整理收納
整理收納法則,基本上就是去蕪存菁,與自己內心對話,保留有真正價值的事物。對於手作用品也可以套用這個法則,經常想辦法改善整理方法,建立正確的收納系統。手作材料整理收納,營造舒適自在的生活空間。收納的基本法則,控制物品數量是關鍵。整理收納的基本步驟:1. ⋯
短短一年內,我所經營的 Instagram 帳號追蹤人數破萬。在經營自媒體方面,沒有花大錢買廣告、沒有推銷自家商品或服務,對我來說,自媒體是一個讓別人看見自己的渠道,我可以自由地撰寫文章,並分享給更多人。「實踐極簡生活和經營帳號可以同步進行吧?」因為這個想法,我便從 2020 年 2 月開始以筆名⋯
整理收納的基本理論,包括空間規劃、縮短動線的距離,可是物品數量仍然龐大?櫃子裏面塞滿東西?事實上你最需要的是斷捨離清單。所以,接下來介紹 5 個不得不看的執屋清單,提供簡單上手的方法,協助你挑選真正喜歡的物品,專注於更重要、更有價值的事情上。
每當心情低落、充滿生活壓力時,你會如何轉換心情呢?消費購物會是你的選擇嗎?即使能夠轉換心情,但是效果相當短暫,而且沒有解決根本問題。重視你的私人時間,整頓生活、整理人生。從現在起,嘗試更理想的減壓方法,挑戰不一樣的新體驗。轉換心情的方法,只要有這些辦法就 OK!
為了營造舒適自在的環境,減少不必要的物品、丟掉毫無用處的雜物…等,當然是不可或缺的步驟。可是,利用整理收納技巧,能夠在不用丟東西的情況下整理家居。即使是不擅長整理的人,也可以運用一些技巧改善生活環境。過多雜物映入眼簾,造成的視覺噪音讓你心情煩躁,對很多事物看不順眼。
實踐有意識的生活,維持物品數量在適當範圍內,延續「購入真正需要的東西」這回事。不知不覺,上一次寫這個主題在半年前,在這段期間內所購買的東西並不多,所以把近幾個月內的愛用品集中在一篇文章內分享。我所選擇的生活日用品,都是按照需要和喜好而選擇,物品種類分別有生活雜貨、興趣愛好,也會分享它們的好用之處。
實踐數位斷捨離後,感受到放慢步伐的重要性,不一定要放棄方便生活的科技產品,有時候歸返生活的基本更美好,日本郵購雜誌對我來說是這樣子的存在。即使不能經常到日本旅遊,也可以善用郵購的便利性,請你務必一試!所以,除了簡單介紹我所使用的郵購平台,也會在文章末段亦會分享 5 月的愛用品,立即看下去吧!
在家中,最近有一些令人在意的地方,重複購買備用品、環境充滿視覺噪音、工作檯面沒有空間。在日常生活中,只要與家人共同生活,個人物品就會逐漸增加,如果不定期整理的話就無法改變局面。為了有效實行簡約生活,近斯重新審視目前的收納規劃,按照使用頻率和個人習慣大幅調整,接下來是近期的整理成果。
你有捨不得扔掉的東西嗎?你並不孤單。斷捨離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,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,梳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是需要很長時間,了解眼前最重要的事情。對我來說,書本是相當重要的存在。與其一開始把重視的書本丟掉,不如先把沒有情感連結的物件清出後,再逐步處理紙本書。經過 9 個月的努力,目前的書本數量比較穩定,數量也維持在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