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的整理,是考慮家人的日常習慣和喜好,讓家居生活變得舒適自在的重要關鍵。雜物也是一種視覺困擾,加上每個人也有很多生活日用品,物品數量總是不斷增加。整理收納是非常個人化的事情,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,讓家居變得簡潔清爽。這一篇文章分享整理收納訣竅,以及快速篩選物品的方法。
標籤:簡單生活
這一篇近期愛用品分享,都是持續使用超過一年的自購品,包括 3 件縫紉用品及 3 件編織工具。另外,早前寫了整理手作用品的文章,也可以看看。早前在另一篇文章提到基本的縫紉工具,以下是其他相當方便的用品,要是很喜歡縫紉這回事,不妨考慮入手這些工具。
實行簡單生活,仍然有物慾是很正常,因為被真正喜歡的事物包圍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,但是分別在於,每一次消費也深思熟慮。我經常使用喜歡的外出袋,不會收起來。隨身袋的尺寸愈來愈細小,外出袋的重量是我的首要考慮因素,袋子本身要輕便之外,內容物也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東西。把無謂物件放進袋裏,只是沉重的負擔。
正因為是少物生活,才能維持大面積的留白。客廳與飯廳相連,決定以一篇文章來分享這一切。說到飯廳的部份,餐桌屬於多用途空間。既是餐桌,也兼具書桌的功能。雖然睡房還有一張書桌,可是只能容納一個人,要是兩人都在家工作的話,就會共用餐桌處理工作,使用後立即淨空平面,否則雜物太多很容易分心。對我來說,餐桌也是手作的專用區⋯
選擇真正喜歡的食器,待在廚房和餐桌每一刻也怦然心動。在餐桌上,考慮器皿之間的配搭,以不同形狀和顏色的食器,拼湊出具備個人風格的餐桌日常。舉例來說,大部份百搭的簡約基本款式,以及小部份精挑細選的特式食器,欣賞食器的材質與釉藥的質感。普遍來說,建議從常用的尺寸開始入手。
睡到下午已經是過去的事,現在是培養早上習慣的真實情況。早上起床盥洗後,空腹服用甲狀腺素藥物是每一天的固定規則,已經持續將近半年。以前的我,每逢假日總會睡到下午,卻常常說時間不夠用,睡太多會腰酸背痛,而且愈睡愈疲累。為了堅持定時服藥,近期嘗試早一點起床。
在這本書中,最喜歡這一句話:整理就是整頓、清理所有的人事物。在訪談提到想過放棄整理的近藤麻理惠,她的家很亂嗎? 不如閱讀《學會整理,就會喜歡自己》這本書找出答案吧。在開始整理前,近藤麻理惠會建議每一位問問自己一個問題:「如果夢想成真,你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雖然理想的生活在短時間內難以實現,卻是邁向理想生活的⋯
你嚮往簡單生活嗎?想一想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,有明確的目標,更容易達到理想的簡約生活。可是,整理過程總是有一些阻滯,捨不得丟東西其實有很多原因,也會對日常生活構成嚴重影響。接下來,與你分享居家收納技巧的靈感。反覆思考也無法丟掉的物件,與其強迫自己丟掉,不如保留一至兩件作為紀念。我一直認為,斷捨離是重新認識自己⋯
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,強調生活品質、以最低限度的物品過日子,經過深思熟慮再購入真正喜歡的東西,實踐意識消費。按照不同的情況,在消費前反覆思考不一樣的事項,以下列出常見的 3 個種類:電子產品、家具、烹調器具,並解構每一次消費也要考慮的 3 件事。整頓生活、改變人生,極簡消費是有意識地作出選擇⋯
只要想到斷捨離就頭痛嗎?實行簡約生活,可以由改變消費習慣開始。謹慎地拒絕不需要的東西,這樣才有辦法持續簡單生活。物品的數量維持在最低限度,除了方便打掃,物慾也自然跟着降低,可以想一想:你想要的生活是怎樣的?這麼一來,立即深刻感受到理想的美好生活,放下對過去的執念,丟掉不必要的物品、拒絕不需要的東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