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斷捨離的旅程中,不必拿自己和別人比較。無論開始斷捨離的契機是什麼,在過程中感到困惑、迷惘的時候,應該如何進行下一步,都是需要持續學習的。在這一篇文章以過來人的身份,與你分享從購物狂到極簡主義的改變,以及減少物慾、改善生活的方法。斷捨離最困難的事,是無法擺脫「捨不得丟掉」的想法。在極簡前,我經常購買不必要的物⋯
標籤:簡單生活
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導權,不再受無謂的事情影響自己。斷捨離需要長時間實踐,你不需要在一天內完成,而且無法在短時間內改變心態。開始減少不必要的物品,就會發現自己其實用不著那麼多東西,有人說過,居住空間是反映內心的鏡子,我們至少要對自己負責任,創造寧靜舒適的愜意生活。
「這個還有用不能丟」「這是我的東西你不要碰」這些對白是否似曾熟悉?斷捨離不止是丟東西,即使家居不是空無一物也沒關係,慢慢就會發現自己的理想生活,可是幫助家人整理有什麼注意事項呢?在這篇文章中,將會幫助你尋找剛剛好的生活,不再將就。整理收納是一項溝通的工具,把不必要的物品減量後,建立良好的收納系統,維持方便整理⋯
說到斷捨離,總覺得一下子整理所有東西的負擔太大,結果遲遲無法開始,事實上,我們不需要在一天之內整理好。只要每天花 10 分鐘持續地斷捨離,在一段時間後就成為理想的生活習慣。至於今天該整理什麼,這篇文章將會一一告訴你。斷捨離其實很簡單,甚至有感情連結的東西都可以逐漸放手,丟掉無用的東西就好。因為大部份物品只要方⋯
如果覺得整理困難,不如設定容易達成的簡單小目標,例如整理書桌。在空無一物的餐桌工作,配上一杯咖啡享受「Home Cafe」的感覺。為了提升專注力,平面上沒有任何雜物,不受干擾、不會分心,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。減少不必要的東西,每一次打掃既輕鬆又省時,不用花太多時間整理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經常忙得不可開交,有時候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忙碌一整天,也沒有時間整理家居。話雖如此,在這一篇文章提到的 5 個整理原則,可以幫助你重新找回自己的人生。因為實行簡約生活,讓你的生活更加簡單和輕鬆。說到整理收納,其實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,只要對收納技巧有基本認識,就有能力改變生活、提升生活品⋯
如果寫一份清單,列出每個人只能擁有一件的物品,你會怎樣選擇呢?不如想一想,家中有什麼物品的數量太多了?即使不擁有太多物質,也可以感受箇中樂趣,尤其是兼具實用性與美觀度的簡約設計,演繹「Less is more」的極簡生活美學。在這篇文章列出 10 種只要 1 件就足夠的物品,立即看下去!
為了學習意識消費,開始了不消費挑戰,記錄的方式是每月撰寫一篇生活回顧。今年開始,將會優先處理不消費計劃。說起來,實行簡約生活已經 5 年,為了有效地達成目標所訂立的年度目標,由剛開始的斷捨離計劃,也加入了學習烹飪、糾正懶音、學粵拼輸入法,還有低廢棄這回事。目標愈寫愈多,但是沒有餘力去做所有事,所以剔除不太重要⋯
塑造環境舒適,而且乾淨清爽的居家日常。我嚮往的理想生活,是在舒適自在的環境過着自由的生活。作為極簡實踐者,追求簡約生活是基本原則。然而,深入研究烹調技巧的過程,自己的廚藝有所提升之餘,為了滿足烹調的需求,廚具用品數量也會增加。如何控制廚具用品的數量,也是相當重要的課題。
重新審視自身的居住環境,保持自由的留白空間。依戀過去的事物,即使不會再用的東西,還是一直保留,不知不覺間就放了幾十年。由現在開始,對自己的人生重新規劃也不遲,改變別人不容易,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想法。不如由一個抽屜開始,把需要整理的物品通通拿出來,由整理一個抽屜開始,再慢慢延伸到其他範疇,好好整理自己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