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Home Edit 獨特彩虹風格代表了創辦人 Clea Shearer 和 Joanna Teplin 的價值觀,在《執屋專家》這個節目中改造衣櫥、多功能車庫,重整家居或辦公室的收納系統,發揮空間的最大可能性。無論是創辦人或團隊、觀眾或委託人,也因為整理而找到人生意義。
整理的技術與時並進、不斷更新,卻沒有確切的答案。這篇文章並非討論或批判整理技巧,或如何把收納技巧應用在香港,而是有整理收納基本概念的前題下,探討《執屋專家》這個節目的資訊性及娛樂性。
從執屋專家學習到的技巧,超強整理收納課
「Keep, Donate, or Maybe」是 The Home Edit 協助委託人判斷物品去留的方法,他們的公司自 2015 年成立至今規模逐步擴展,委託人在節目中反饋,說他們在 Instagram 發現並對彩虹風格一見傾心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,在第一季中,The Home Edit 團隊到了青年中心整理圖書和物資,一貫的彩虹收納系統很適合孩子們,歡樂的環境讓孩子露出快樂的笑容,而且用視覺元素引導他們整理物件,相當有意義。另外,整理收納需要團隊合作,創辦人非常尊重隊員所表達的想法,各自發揮所長。受到彩虹風格的視覺衝擊,讓我幾乎一口氣看完第一季。
到了第二季主要整理家居的雜物,以及新創公司的整理收納。雖然曾在片場的備餐廚房大展身手,完成後的確很整齊,可是缺少了有代表性的彩虹風格,以節目效果來說有點兒失色。及後,在睡房和車庫的發揮空間不多,主要是受限於委託人所擁有的物品,導致收納排列不一致、物品分類的類別很鬆散,再沒有 wow factor。只能在過場的畫面看到那個景象,而且每一次都在提醒我還未出現這個令人振奮的彩虹風格。
「不想繼續看下去了。」是我觀看時的想法,最後讓我決定繼續看這個節目的,是他們為友人 Kelsea Ballerini 整理巡迴演唱用的巴士,在香港不能駕駛這類型的汽車,甚至露營車也無法在馬路上行走,對於如何巴士上生活毫無概念。可是,The Home Edit 將巴士改造成適合生活的空間,按照動線分類物品和規劃空間用途,主題非常新鮮,而且充滿資訊性。除此之外,在第二季中發現玩具和書籍是最容易實現彩虹風格的物品。
未曾在節日曝光的資訊,只有 The Home Edit 才做到的事
分類是最重要的步驟,都市人生活忙碌,沒有時間把雜物分門別類,如果願意花時間整理,其實每個人都是整理高手,因為物品是隨着時間累積,積累愈久便愈難在短時間內重新整理。簡單來說,就像第二季第 6 集,一對年輕夫婦居住 1930 年建成的房屋內,無法捨棄任何東西的前題下,只能增加更多儲物櫃或倉庫來存放東西,但是建立正確的收納系統非常重要。
The Home Edit 的公司理念是兼具美觀度與功能性,間公司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創辦人之間的友誼,這一部份也可以著墨更多。同時,我比較關注是的希望看到他們以身作則,整理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,如何管理團隊、整理所有職員的工作空間,這在第二季中可以發現他們搬到獨立屋工作,他們是如何使用這個工作空間呢?開會模式是怎樣的?所有同事們都會在這裏共同生活嗎?他節目中可以看到極少部份,仍然對於他們的工作模式非常感興趣。
疫情下我們的生活模式有所改變,需要學習如何在家工作,更有效率地把整理收納應用到家居空間,進一步呈現整理的價值。與家居整理截然不同,應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內平衡生活與工作,並且整理得井然有序,重新建立企業的資料管理系統可以帶來哪些改變,以及服務個人客戶與企業之間的分別也是不錯的選擇。
總結而言,這篇文章沒有針對 The Home Edit 的整理方式,而是希望進一步了解整理的核心價值,在節目中推廣整理收納的可能性。對整理這件事,他們的整理法則無法應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沒關係,最普遍的問題是,每一個家庭遇到的困難也不相同,無法直接套用,即使他們在節目中提出有用的建議,也不代表可以把他們的理論原封不動搬到自己的社群媒體,而沒有主見或立場。
延伸閱讀: